记得旧时的庭院里,家家都会栽种一架葡萄树,一为绿荫乘凉,更为秋高气爽时节、那一嘟嘟晶莹剔透的葡萄,最让孩子们解馋。
葡萄,这个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精灵,一入中原就深深扎根在了华夏乐土,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纷呈的爱恨别离。
宋词里,最喜欢山抹微云秦学士的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”葡萄树丰收在望的时节,天气清新柔雅,人间天上,正要上演一幕年度大戏,鹊桥会。就这样,葡萄架与鹊桥会融汇在一起。从小,奶奶就告诉我,七夕夜葡萄架下,能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。
喜欢新奇的少年,在自家小小深深的庭院,与奶奶栽种芳草之时,格外给葡萄树多浇些水,盼葡萄丰收,再盼葡萄架枝繁叶茂,好把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传得真切些。那时想起来这事儿就好玩。
待到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”的时候,静静倚在葡萄架下,咂着新嫩的葡萄,侧耳倾听银河双星互诉思念。听到与否倒不是那么重要,周边秋虫的呢喃早已覆盖住耳膜的清净。彼时彼地,是不是也在少年心中憧憬起了一个曼妙的绮梦。
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的结合,让这个温馨节日更加动人。其实银河双星的传说,还要远远早过七夕节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《诗经》里,就有这样的诗句:“跤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虽则七襄,不成服章;睨彼牵牛,不认服箱。”情窦初开的织女星经常思念银河对岸的牛郎星,以至于悄悄注视时,把织作的工具都搞错了。那时的七夕节只是祭祀银河双星。
把祭祀双星的事固定成七夕节,并且纳入牛郎织女的传说,是在汉代了,具体说是西汉。为什么是汉代,因为民俗的各项铺垫和准备就绪。汉代疆域空前广阔,物质丰富,人民生活渐渐安宁,葡萄被张骞从西域引入内地,人间放牛郎与天上织女民间传说,从河南南阳悄悄传至全国。七夕乞巧节这个崭新节日一下子热遍江山。
其实七夕节的重头戏是乞巧。女孩子在这天晚上,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乞巧物什,拜织女星,期盼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。而加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,让这个节日包含了另一层境界,人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期许和赞颂。
历代诗歌典籍里,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也把这个美好的节日,当做自己抒发情感的绝佳载体。如果说《诗经》里的那首亘古绝唱是这个题材的鼻祖,后续文人的挥毫泼墨,让七夕佳句异彩纷呈。
唐朝诗人徐凝的诗句:“一道鹊桥横渺渺,千声玉佩过玲玲。别离还有经年客,怅望不如河鼓星。“徐凝把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与牛郎织女相比,竟然还不如能年年相见的双星。
而同朝代诗人崔涂用另一个角度评价七夕节,“年年七夕渡瑶轩,谁道秋期有泪痕?自是人间一周岁,何妨天上只黄昏。”当人间的痴情儿女为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感伤时,岂知天上只是一个黄昏罢了,因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。
晚唐才子杜牧相比以上两位诗人或悲伤或理智的表述,则闲适得多,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天街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”
到了宋代,词人范成大用持重诙谐的笔触,在他的《鹧鸪天·七夕》中,这样给鹊桥会吐槽:“双星良夜,耕慵织懒,应被群仙相妒。娟娟月姊满眉颦,更无奈风姨吹雨。相逢草草,争如休见,重搅别离心绪。新欢不低旧愁多,倒添了新愁归去。”
东晋老神仙葛洪涉猎广泛,除了精通的仙风道骨,在他的《西京杂记》也有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”的记载,这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。后来的唐宋诗词中,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,唐朝诗人王建说“阑珊星斗缀珠光,七夕宫娥乞巧忙”。而据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载: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,宫女们各自乞巧,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,代代延续。
宋元之际,七夕乞巧仍相当隆重,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,世人称为乞巧市。宋罗烨、金盈之辑《醉翁谈录》说:“七夕,潘楼前买卖乞巧物。自七月一日,车马嗔咽,至七夕前三日,车马不通行,相次壅遏,不复得出,至夜方散。”
从以上乞巧集市购买乞巧物品的盛况,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,乞巧市上车水马龙、人流如潮,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,乞巧集市简直成了人的海洋,车马难行,观其风情,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——春节。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
一。
在封建秩序严重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时期,能够产生乞巧节这样的民俗节日,让女孩子放下平日繁重的家务,去乞巧、去许下美好的愿望,甚或在集市上邂逅自己媒妁之言的那个人,一睹他的风采,该是多么期待的缘分。真是莫将葡萄等闲分,留赠意中人。